Skip to content
Snippets Groups Projects
Commit 8d0c21ef authored by 市村 導人's avatar 市村 導人
Browse files

sync

parent 97eaca5f
No related branches found
No related tags found
No related merge requests found
...@@ -82,7 +82,7 @@ ...@@ -82,7 +82,7 @@
屬音蜀 屬音蜀
通鑒 通鑒
榮爲軍司 榮爲軍司
循爲 循爲
瞻爲軍祭酒 瞻爲軍祭酒
音雖 音雖
...@@ -180,7 +180,7 @@ ...@@ -180,7 +180,7 @@
與匹磾歃血同盟 與匹磾歃血同盟
翼戴晉室 翼戴晉室
有欲襲取薊者 有欲襲取薊者
遣書請琨爲 遣書請琨爲
書爲邏騎所獲 書爲邏騎所獲
而琨實不知也 而琨實不知也
竟爲匹磾所縊 竟爲匹磾所縊
...@@ -247,7 +247,7 @@ ...@@ -247,7 +247,7 @@
而淵雍容一旦來統之 而淵雍容一旦來統之
意甚怏怏 意甚怏怏
又聞王敦與朝廷構隙 又聞王敦與朝廷構隙
將有 將有
知大功不遂 知大功不遂
感激發病卒 感激發病卒
豫州士女若喪父母 豫州士女若喪父母
...@@ -626,7 +626,7 @@ ...@@ -626,7 +626,7 @@
左遷廣州刺史 左遷廣州刺史
侃在州 侃在州
朝運百甓於齋外 朝運百甓於齋外
暮運於齋 暮運於齋
人問其故 人問其故
答曰 答曰
吾方致力中原 吾方致力中原
...@@ -710,7 +710,7 @@ ...@@ -710,7 +710,7 @@
五歲卽位 五歲卽位
司徒導與帝舅中書令庾亮輔政 司徒導與帝舅中書令庾亮輔政
太后臨朝 太后臨朝
歷陽史蘇峻反 歷陽史蘇峻反
峻前守臨淮 峻前守臨淮
於王敦再犯闕時 於王敦再犯闕時
入衞有功 入衞有功
...@@ -777,7 +777,7 @@ ...@@ -777,7 +777,7 @@
終身以爲恨 終身以爲恨
嶠盡心晉室 嶠盡心晉室
敦峻之平 敦峻之平
皆嶠力 皆嶠力
初爲 初爲
之爲去聲 之爲去聲
敦峻 敦峻
...@@ -934,7 +934,7 @@ ...@@ -934,7 +934,7 @@
命諸大人 命諸大人
立弟什翼犍 立弟什翼犍
自猗盧死 自猗盧死
國多 國多
部落離散 部落離散
什翼犍雄勇有智略 什翼犍雄勇有智略
能修祖業 能修祖業
...@@ -998,7 +998,7 @@ ...@@ -998,7 +998,7 @@
而遙執朝權 而遙執朝權
據上流擁强兵 據上流擁强兵
趨勢者多歸之 趨勢者多歸之
不能平 不能平
嘗遇西風塵起 嘗遇西風塵起
擧扇自蔽 擧扇自蔽
徐曰 徐曰
...@@ -1125,7 +1125,7 @@ ...@@ -1125,7 +1125,7 @@
翼請浩爲司馬 翼請浩爲司馬
不應 不應
翼以王夷甫嘲之 翼以王夷甫嘲之
瑯琊史桓溫 瑯琊史桓溫
豪爽有風槪 豪爽有風槪
翼嘗薦之曰 翼嘗薦之曰
英雄之才 英雄之才
...@@ -1369,7 +1369,7 @@ ...@@ -1369,7 +1369,7 @@
請廢浩免爲庶人 請廢浩免爲庶人
朝廷初以浩抗溫 朝廷初以浩抗溫
浩廢 浩廢
自此外大權一歸溫矣 自此外大權一歸溫矣
浩雖愁怨 浩雖愁怨
不形辭色 不形辭色
嘗書空作咄咄怪事字 嘗書空作咄咄怪事字
...@@ -1478,7 +1478,7 @@ ...@@ -1478,7 +1478,7 @@
又攻洛陽 又攻洛陽
桓溫督諸軍討襄 桓溫督諸軍討襄
進至河上 進至河上
與寮屬登平 與寮屬登平
北望中原歎曰 北望中原歎曰
使神州陸沈百年 使神州陸沈百年
王夷甫諸人 王夷甫諸人
...@@ -1856,7 +1856,7 @@ ...@@ -1856,7 +1856,7 @@
去聲 去聲
慕容垂叛秦 慕容垂叛秦
起於河 起於河
自稱燕王 自稱燕王
姚萇叛秦 姚萇叛秦
...@@ -1997,7 +1997,7 @@ ...@@ -1997,7 +1997,7 @@
其大者 其大者
慕容氏姚氏 慕容氏姚氏
迭擧大號 迭擧大號
時而起 時而起
如秦故臣呂光 如秦故臣呂光
據涼州稱涼天王 據涼州稱涼天王
鮮卑乞伏國仁 鮮卑乞伏國仁
...@@ -2217,89 +2217,884 @@ ...@@ -2217,89 +2217,884 @@
音張上聲 音張上聲
八州軍事 八州軍事
筌蹄云
先都督荊湖雍秦梁益寧
又固求江州
遂督八州
京口
郡屬江浙
今鎭江府
音奏
音伏
秦赫連勃勃
叛秦據朔方
自稱大夏天王
勃勃故匈奴劉衞辰之子也
赫連
勃勃
冒頓二十一世孫
晉伐南燕
先是
南燕主慕容德卒
兄子超立
侵略晉邊
劉裕抗表伐之
手擧曰抗
北燕爲其臣馮跋所滅
先是
北燕主盛
爲其下所弑
叔父熙立
跋得罪於熙
弑之而立熙之養子高雲
未幾
又弑雲而自立
魏主殺人之夫而納其妻
與之生子紹
兇狠無頼
弑珪
齊王嗣殺紹而立
珪謚道武皇帝
廟號烈祖
其妻
賀太后妹
音痕上聲
戻也
無賴
不顧生業
不畏法律
道武長子
晉劉裕抜廣固
執慕容超
送建康斬之
南燕亡
右南慕容德
自安帝隆安二年僭號
至是二世
合十三年
盧循乘劉裕北伐
出自番禺
直下襲建康
劉裕被徴急還
諸軍力戰
循乃退
裕追破之
循走交州
爲刺史所敗
斬首送建康
番禺
蟠愚
郡名
廣州
音奏
刺史
杜慧度
音拜
西秦乞伏韓歸
爲其下所弑
子熾盤立
西秦襲滅南涼
先是
南涼主禿髪烏孤卒
弟利鹿孤立
弟傉檀立
至是爲乞伏熾盤所襲
以傉檀歸殺之
南涼亡
右南涼禿髪鳥孤
自安帝隆安元年僭號
至是三世
合二十四年
夏主勃勃
聞裕伐秦曰
裕必取關中
然不能久留
若以子弟諸將守之
吾取之如拾芥耳
至是三秦父老
聞裕將還
詣門流涕曰
殘民不霑王化
於今百年
始覩衣冠人人相賀
公捨此欲何之乎
裕還彭城
勃勃陥長安稱帝
歸統萬
將還
之將音漿
統萬
城在夏州
勃勃都也
晉以裕爲相國宋公
加九錫
裕以讖云昌明之後尙有二帝
乃使人縊晉帝弑之
帝在位二十三年
改元者二
曰隆安義熙
義熙元年至十四年
則劉裕爲政之日也
弟瑯琊王立
是爲恭皇帝
使人
王韶之
隆安
卽位二年改元
恭皇帝
名德文
卽位之明年
劉裕進爵爲宋王
自彭城移鎭壽陽
又明年裕還建康
帝在位改元者一
曰元熙
禪位于裕
已而被弑
東晉自元皇帝
至是凡十一世
一百四年
西晉東晉
通一百五十六年而亡
司馬溫公曰
晉室旣衰
中原雲擾
戎狄腥羶之氣
薰于華岱
宮闕蕪沒
陵廟隳焚
元帝以宗室踈屬
遯居江表
天下士民
有思晉者
皆裹糧而歸之
於荆揚之閒
子孫相承
不絕如綫
獨明帝英武
克淸大憝
不幸享國不永
自餘孱弱孤危
外陵內叛
寄命於虎狼之口
幾遇吞食者數矣
卒能保其位號
宗廟血食
百有餘年
何哉
有王導卞壼溫嶠陶侃謝安謝玄度爲之臣也
羣賢旣沒
而道子元顯之輔之
敗亡不亦宜乎
南北朝
南朝
自晉以傳之宋
宋傳之齊
齊傳梁
梁傳陳
北朝
自諸國併於魏
魏後分爲西魏東魏
東魏傳北齊
西魏傳後周
後周併北齊而傳之隋
隋滅陳
然後南北混爲一
今以南爲提頭
而附北於其閒
宋高祖武皇帝
姓劉氏
名裕
彭城人也
相傳爲漢楚元王交之後
裕生而母死
父僑居京口
將棄之
從母救而乳之
及長勇健有大志
僅識字
小字寄奴
嘗行遇大虵
撃傷之
後至其所
見有羣兒擣藥
裕問何爲
答曰
吾王爲劉寄奴所傷
裕曰
何不殺之
兒曰
寄奴王者
不死
裕叱之
卽散不見
初參劉牢之軍事
嘗遣覘賊
遇賊數千人
裕奮長刀獨驅之
衆軍因乘勢
進撃大破之
裕由是知名
其後爲將相二十餘年
誅桓玄
平孫恩盧循
滅南燕後秦
卒受晉禪
交之後
世紀
交十六世生靖
靖生翹
翹生祐
僑居
寓居曰僑
將棄
之將音漿
從母
母姉妹也
從去聲
纔也
蛇同
爲劉
之爲去聲
西涼李暠卒
諡曰武昭王
子歆立
數年至是爲北涼沮渠蒙遜誘
與戰殺之
西涼亡
世紀
作欲
去聲
西涼亡
右西涼李暠
自晉安帝隆安三年僭號
至是二世
合二十二年
宋主在位三年
改元者一
曰永初
太子立
是爲廢帝滎陽王
亦曰廢帝
廢帝滎陽王
名義符
年十七卽位
居喪無禮
遊戯無度
魏主嗣殂
諡明元皇帝
廟號太宗
子燾立
音導
宋主在位三年
改元者一
曰景平
徐羨之傅亮謝晦
廢而弑之
宜都王立
是爲太宗文皇帝
宜都
邑屬峡州
文皇帝
名義隆
素有令望
少帝廢
迎入卽位
義隆
武帝第三子
夏主勃勃殂
子昌立
晉徴士陶潛卒
潛字淵明
潯陽人
侃之曾孫也
少有高趣
嘗爲彭澤令
八十日郡督郵至
吏曰
應束帶見之
潛歎曰
我豈能爲五斗米
折腰向鄕里小兒
卽日解印綬去
賦歸去來辭
著五柳先生傳
徴不就
自以先世爲潛晉臣
自宋高祖王業漸隆
不復肯仕
至是終世
號靖節先生
晉徴士
書晉徴士者
以其不屈節於宋也
濤陽
郡名
卽江州
彭澤
縣屬
九沆
音膺
當也
爲五
之爲去聲
五斗米
筌蹄云
月俸
如字
曲也
音豬去聲
五柳先生
濳自號
去聲
魏數與夏戰
至是執其主昌以歸
音朔
夏赫連定
稱帝於平涼
府屬鞏昌
卽右北平
西秦主乞伏熾盤卒
子暮木立
北燕馮跋殂
弟弘立
夏主定撃西秦
以暮末歸
殺之
西秦亡
右西秦乞伏國仁
自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僭號
至是四世
合四十七年
定又撃北涼欲奪其地
吐谷渾襲其軍
執定送魏
夏亡
吐谷渾者
慕容氏之別種也
音欲
音魂
夏亡
右夏赫連勃勃
自晉安帝義熈四年僭號
至是三世
合二十四年
北涼沮渠蒙遜卒
子牧犍立
宋謝靈運以罪誅
靈運好爲山澤之游
從者數百人
伐木開徑
百姓驚擾
或表其有異志
爲臨川內史
有司糾之
被收
靈運興兵逃逸
作詩曰
韓亡子房奮
秦帝魯連恥
追討擒之
徙廣州
已而棄市
去聲
臨川
郡屬江西
今撫州府
子房奮
事見二卷
魯連恥
初戰國欲尊秦爲帝號
魯仲連恥之
魏伐燕
馮弘奔高麗
而被殺
燕亡
高麗
國在遼東
麗音离
燕亡
右北燕馮跋
自晉安帝義熈六年僭號
至是二世
合二十八年
魏伐涼
姑臧潰
牧犍降
後被殺
北涼亡
右北涼沮渠蒙遜
自晉安帝隆安五年僭號
至是二世
合三十四年
魏殺其司徒崔浩
浩自明元時
已爲謀臣
輒有功
信道士寇謙之
勸魏主崇奉
立天師道場
而最惡佛法
誅沙門
毀佛像佛書
魏主命浩修國史
書先世事皆詳實
刊石立之衢路
北人忿恚
譖浩暴揚國惡
魏帝大怒
遂案誅之
夷其族
最惡
之惡音烏去聲
沙門
僧也
袁宏曰
沙門
漢言息也
蓋息意去欲
而歸于無爲
音看平聲
刻也
宋魏連年互相侵伐
王玄謨勸宋大擧
沉慶之諫曰
畊當問奴
織當問婢
今欲伐國
奈何與白面書生謀之
宋竟遣玄謨出師
取碻磝
進圍滑臺
先是
魏主聞宋取河南
怒曰
我生髪未燥
已聞河南是我地
今天時尙熱
姑斂戍北歸
俟河氷合
以鐵騎蹂之
至冬
魏主自將渡河
衆號百萬
鞞鼓之聲震天地
玄謨懼走
魏人追撃
玄謨敗走
魏帝引兵南下
直至瓜歩
聲言欲渡江
建康震懼
民皆荷擔而立
宋主登石頭城
北望歎曰
檀道濟若在
豈使胡馬至此
道濟立功前朝
老於用兵
先是以讒被收
目光如炬
脫幘投地曰
乃壞汝萬里長城
既誅
魏人聞之喜曰
吳子輩不足復憚
至是長驅
無能禦者
宋人或欲斬玄謨
沉慶之止之曰
佛狸威震天下
控弦百萬
豈玄謨所能當
殺戰將以自弱
非計也
魏師還
殺掠不可勝計
丁壯者斬截
嬰兒貫槊上盤舞
所過赤地
春燕歸巣於林木
自宋主卽位
二十八年閒
號爲小康
至是兵革之後
邑里蕭條元嘉之政衰矣
碻磝
城在濟州
碻音考平聲
磝音敖
滑臺
筌蹄云
卽滑州
屬河東
且也
音柔上聲
踐也
音弊平聲
騎上鼓
釋名
鞞裨也
裨助鼓節也
瓜步
山在眞州
荷擔而立
待逃鼠也
荷上聲
檀道濟
前司空江州刺史
劉湛譖而殺之
萬里長城
道濟自喩
吳子輩
建康吳地
故曰吳子
佛狸
魏帝別號
引也
音升
矟同
通俗文曰
矛丈八尺曰矟
讀作半平聲
赤地
焚掠盡也
春燕歸巢云云
無屋可巢
安也
魏中常侍宗愛
譖東宮官屬
多坐誅死
太子晃以憂卒
魏主追悼不已
愛懼弑主
後諡曰太武皇帝
廟號世祖
晃之子濬立
討愛誅之
東宮
太子府曰東宮
宋太子劭
巫蠱呪詛
事覺
宋主擬廢之
劭弑主而自立
主在位三十年
改元者一
曰元嘉
武陵王擧兵弑劭
王立
是爲世祖孝武皇帝
呪詛
詛音祖去聲
通鑒
初劭多過失
數爲上所詰責
遂與吳興巫嚴道育
共爲巫蠱
琢玉爲像
埋於含章殿前
陳慶乃具以白上
上驚卽收劭
得劭呪詛巫蠱之書
孝武皇帝
名駿
卽位十二年殂
改元者二
曰孝建
曰大明
太子立
是爲廢帝
駿
文帝第二子
孝建
卽位二年改元
廢帝
名子業
卽位居喪
傲惰無戚容
孝武疏忌骨肉
多誅殺
至是尤甚
魏帝濬殂
諡曰文成皇帝
廟號高宗
初太武經營四方
國頗虚耗
文成嗣以鎭靜
懷集中外
人心復安
子弘立
宋主畏忌諸父湘東王等
幽於殿內棰曳
無復人理
恣爲不道
中外騒然
宋人弑之
在位二年
改元者一
曰景和
湘東王立
是爲太宗明皇帝
景和
卽位二年改元
明皇帝
名彧
卽位八年殂
改元者一
曰泰始
自帝之初
蕭道成將兵
征討有功
尋鎭淮陰
收養豪俊
賓客始盛
已而爲南兗州刺史
至是褚淵薦爲右衞將軍
與顧命大臣
共掌機事
太子立
是爲後廢帝
文帝第十一子
南兗州
宋改揚州廣陵
爲南兗州
顧命
承遺命
輔嗣君曰顧命
廢帝
通鑒
稱蒼梧
後廢帝
名昱
明帝無子
昱實嬖人李道兒之子也
明帝子之
殺諸王十五六人
惟恐昱之不立
十歲卽位
桂陽王休範擧兵反
攻建康
蕭道成撃斬之
道成爲中領軍
通鑒
初上寢疾
以太子幼弱深忌諸弟
休祐休仁休若等皆賜死
諸弟倶盡
惟休範以人才凡劣
不爲所忌得全
桂陽
國在連州
先是魏獻文帝弘
傳位於太子宏
自稱太上皇帝
以宏幼
仍總萬機
太上聰睿夙成
剛毅有斷
而好黄老浮屠之學
故常有遺世之意
其母馮太后有所幸李奕
爲太上所誅
馮太后怒
遂弑之而稱制
音端去聲
浮屠
袁宏漢記曰
佛也
去聲
宋主驕恣嗜殺
中外憂惶
蕭道成與袁粲褚淵
謀廢立
粲不可
淵贊之
遂弑之
在位六年
改元者一
曰元徽
安成王立
是爲順皇帝
元徽
卽位二年改元
順皇帝
名準
桂陽王休範子也
明帝子之
至是卽位
宋袁粲謀誅蕭道成
褚淵以其謀告道成
粲父子倶被殺於石頭城
百姓哀之曰
可憐石頭城
寧爲袁粲死
不作褚淵生
沉攸之亦擧兵江陵
討道成
軍潰
走而縊死
道成爲相國齊公
加九錫
已而進爵爲王
宋主在位三年
改元者一
曰昇明
禪于齊
泣而彈指曰
願後身世世
勿復生天王家
齊弑之而滅其族
自宋高祖
至是八世
凡五十九年而亡
寧爲
之爲如字
司馬温公曰
晉氏渡江以來
君弱臣强
禍亂相繼
至於元興
而桓氏簒位
高祖首唱大義
起於草萊之閒
奮臂一呼
凶黨瓦解
遂奉迎乘輿
再興王室
厥功已不細矣
既而治兵誓衆
經營四方
揚旗東征
廣固横潰
卷甲南趨
盧循殄滅
偏師西上
譙縱授首
銳卒北驅
姚泓面縳
汛掃伊洛
修奉園陵
震驚氊裘之心
發舒華夏之氣
南國之盛
未有過於斯時者也
然區宇未一
躋於天位
委棄秦雍
以資寇敵
大功不成
惜哉
文帝勤於爲治
子惠庶民
足爲承平之良主
而不量力
橫挑强胡
使師徒殱於河南
代馬飲於江津
及其末路
狐疑未決
卒成子禍
豈非文有餘
而武不足邪
夫以孝武之驕淫
明帝之猜忌
得保首領以沒于牖下幸矣
其何後嗣之有
齊太祖高皇帝
姓蕭氏
名道成
蘭陵人也
相傳爲漢相國何之後
深沈有大量、博學能文。肩有赤誌、如日月状。宋時在軍中久。民或言其有異相。宋疑之、而不能殺也。竟代宋。性清儉。毎曰、使我治天下十年、當使黄金同土價。在位四年殂。改元者一、曰建元。太子立。是爲世祖武皇帝。
○秦赫連勃勃、叛秦據朔方、自稱大夏天王。勃勃故匈奴劉衞辰之子也
晉伐南燕。先是南燕主慕容卒。兄子超立。侵略晉邊。劉裕抗表伐之。
北燕爲其臣馮跋所滅。先是北燕主盛、爲其下所弑。叔父熙立。跋得罪於熙。弑之而立熙之養子高雲。未幾、又弑雲而自立。
魏主殺人之夫、而納其妻。與之生子紹。兇狠無頼。弑珪。齊王嗣殺紹而立。珪謚道武皇帝。廟號烈祖。
晉劉裕抜廣固。執慕容超、送建康斬之。南燕亡。
盧循乘劉裕北伐、出自番禺、直下襲建康。劉裕被徴急還。諸軍力戰。循乃退。裕追破之。循走交州。爲刺史所敗。斬首送建康。
西秦乞伏韓歸、爲其下所弑。子熾盤立。
西秦襲滅南涼。先是南涼主禿髪烏孤卒。弟利鹿孤立。卒。弟■檀立。至是爲乞伏熾盤所襲。以■檀歸殺之。南涼亡。
後秦主姚興卒子泓立。晉大尉劉裕伐之。發彭城由洛陽、道武關・潼關入長安。泓敗出降。送建康斬之。後秦亡。 ■ 人偏に辱。
夏主勃勃、聞裕伐秦曰、裕必取關中。然不能久留。若以子弟諸將守之、吾取之如拾芥耳。至是三秦父老、聞裕將還、詣門流涕曰、殘民不霑王化、於今百年、始覩衣冠、人人相賀。公捨此欲何之乎。裕還彭城。勃勃陥長安稱帝、歸統萬。
晉以裕爲相國宋公、加九錫。裕以讖云昌明之後尙有二帝、乃使人縊晉帝弑之。帝在位二十三年。改元者二。曰隆安・義熙。義熙元年至十四年、則劉裕爲政之日也。弟瑯琊王立。是爲恭皇帝。
劉裕禅譲を受く
恭皇帝名文、卽位之明年、劉裕進爵爲宋王。自彭城移鎭壽陽。又明年裕還建康。帝在位改元者一、曰元熙。禪位于裕。已而被弑。東晉自元皇帝、至是凡十一世、一百四年。西晉・東晉、通一百五十六年而亡。
南朝、自晉以傳梁、梁傳陳。北朝、自諸國併於魏、魏後分爲西魏・東魏、東魏傳北齊、西魏傳後周、後周併北齊、而傳之隋。隋滅陳、然後南北混爲一。今以南爲提頭、而附北於其。
宋高祖武皇帝姓劉氏、名裕、彭城人也。相傳爲漢楚元王交之後。裕生而母死。父僑居京口、將棄之。從母救而乳之。及長勇健有大志。僅識字。小字寄奴。嘗行大虵、撃傷之。後至其所、見有群兒擣藥。裕問、何爲。答曰、吾王爲劉寄奴所傷。裕曰、何不殺之。兒曰、寄奴王者、不死。裕叱之。卽散不見。初參劉牢之軍事。嘗遣覘賊。遇賊數千人。裕奮長刀獨驅之。衆軍因乗勢、進撃大破之。裕由是知名。其後爲將相、二十餘年。誅桓玄、平孫恩・盧循、滅南燕・後秦、卒受晉禪。
西涼李卒。諡曰武昭王。子歆立數年。至是爲北涼沮渠蒙遜誘、與戰殺之。西涼亡。
宋主在位三年。改元者一、曰永初。殂。太子立。是爲廢帝滎陽王。
廢帝滎陽王名義符。年十七卽位。居喪無禮、遊戯無度。
魏主嗣殂。諡明元皇帝、廟號太宗。子立。
宋主在位三年。改元者一、曰景平。徐羨之・傅亮・謝晦、廢而弑之。宜都王立。是爲太宗文皇帝
文皇帝名義。素有令望。少帝廢、迎入卽位。
夏主勃勃殂。子昌立。
晉徴士陶潛卒。潛字淵明。潯陽人。侃之曾孫也。少有高趣。嘗爲彭澤令。八十日郡督郵至。吏曰、應束帶見之。潛歎曰、我豈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郷里小兒。卽日解印綬去、賦歸去來辭、著五柳先生傳。徴不就。自以先世爲潛晉臣、自宋高祖王業漸、不復肯仕、至是終世。號靖節先生。
魏數與夏戰。至是執其主昌、以歸。
夏赫連定、稱帝於平涼。
西秦主乞伏熾盤卒。子暮木立。
北燕馮跋殂。弟弘立。
夏主定撃西秦、以暮末歸、殺之。西秦亡。定又撃北涼、欲奪其地。吐谷渾襲其軍、執定送魏。夏亡。吐谷渾者、慕容氏之別種也。
北涼沮渠蒙遜卒。子牧犍立。
宋謝靈運以罪誅。靈運好爲山澤之游。從者數百人、伐木開徑。百姓驚擾。或表其有異志。爲臨川内吏。有司糾之。被収。靈運興兵逃逸、作詩曰、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追討擒之、徙廣州。已而棄市。
魏伐燕。馮弘奔高麗、而被殺。燕亡。
魏伐涼。姑臧潰。牧犍降、後被殺。北涼亡。
魏殺其司徒崔浩。浩自明元時、已爲謀臣、輒有功。信道士寇謙之、勸魏主崇奉、立天師道場。而最惡佛法。誅沙門、毀佛像・佛書。魏主命浩修國史。書先世事皆詳實、刊石立之衢路。北人忿恚、譖浩暴揚國惡。魏帝大怒、遂案誅之、夷其族。
宋・魏連年互相侵伐。王玄謨勸宋大擧。沈慶之諌曰、畊當問奴、織當問婢。今欲伐國。奈何與白面書生謀之。宋竟遣玄謨出師、取碻■、進圍滑臺。先是魏主聞宋取河南、怒曰、我生髪未燥、已聞河南是我地。今天時尙熱。姑斂戍北歸、俟河氷合、以鐵騎蹂之。至冬魏主自將渡河。衆號百萬。鞞鼓之聲震天地。玄謨懼走。魏人追撃、玄謨敗走。魏帝引兵南下、直至瓜歩、聲言欲渡江。建康震懼、民皆荷擔而立。
宋主登石頭城、北望歎曰、檀道濟若在、豈使胡馬至此。道濟立功前朝、老於用兵。先是以讒被収。目光如炬、脱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既誅。魏人聞之喜曰、呉子輩、不足復憚。至是長驅。無能禦者。宋人或欲斬玄謨。沈慶之止之曰、佛狸威震天下。控弦百萬、豈玄謨所能當。殺戰將以自弱、非計也。魏師還。殺掠不可勝計。丁壯者斬截、嬰兒貫槊上盤舞。所過赤地、春燕歸巣於林木。自宋主卽位、二十八年、號爲小康。至是兵革之後、邑里蕭條。元嘉之政衰矣。
魏中常侍宗愛、譖東宮官屬。多坐誅死。太子晃以憂卒。魏主追悼不已。愛懼弑主。後諡曰太武皇帝、廟號世祖。晃之子濬立。討愛誅之。
宋太子劭、巫蠱呪詛。事覺、宋主擬廢之。劭。弑主而自立。主在位三十年。改元者一、曰元嘉。武陵王擧兵弑劭。王立。是爲世祖孝武皇帝。
孝武皇帝名駿。卽位十二年殂。改元者二、曰孝建、曰大明。太子立。是爲廢帝。
廢帝名子業。卽位居喪、傲惰無戚容。孝武疏忌骨肉、多誅殺、至是尤甚。
魏帝濬殂。諡曰文成皇帝、廟號高宗。初太武經營四方、國頗虚耗。文成嗣以鎭靜、懷集中外。人心復安。子弘立。
宋主畏忌諸父湘東王等、幽於殿内棰曳、無復人理、恣爲不道。中外騒然。宋人弑之。在位二年。改元者一、曰景和。湘東王立。是爲太宗明皇帝。
明皇帝名。卽位八年殂。改元者一、曰泰始。自帝之初、蕭道成將兵、征討有功。尋鎭淮陰、収養豪俊。賓客始盛。已而爲南兗州刺史。至是褚淵薦爲右衞將軍。與顧命大臣、共掌機事。太子立。是爲後廢帝。
後廢帝名。明帝無子。實嬖人李道兒之子也。明帝子之。殺諸王十五六人、惟恐之不立。十歲卽位。桂陽王休範擧兵反、攻建康。蕭道成撃斬之。道成爲中領軍。
順皇帝名準。桂陽王休範子也。明帝子之。至是卽位。
宋袁粲謀誅蕭道成。褚淵以其謀告道成。粲父子倶被殺於石頭城。百姓哀之曰、可憐石頭城、寧爲袁粲死、不作褚淵生。沈攸之亦擧兵江陵討道成。軍潰、走而縊死。道成爲相國齊公、加九錫。已而進爵爲王。宋主在位三年。改元者一、曰昇明。禪于齊。泣而彈指曰、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齊弑之。而滅其族。自宋高祖、至是八世、凡五十九年而亡。
齊太祖高皇帝姓蕭氏、名道成。蘭陵人也。相傳爲漢相國何之後。深沈有大量、博學能文。肩有赤誌、如日月状。宋時在軍中久。民或言其有異相。宋疑之、而不能殺也。竟代宋。性清儉。毎曰、使我治天下十年、當使黄金同土價。在位四年殂。改元者一、曰建元。太子立。是爲世祖武皇帝。
武皇帝名賾。卽位十一年殂。改元者一、曰永明。太子長楙已卒。太孫立。是爲廢帝鬱林王。 武皇帝名賾。卽位十一年殂。改元者一、曰永明。太子長楙已卒。太孫立。是爲廢帝鬱林王。
廢帝鬱林王名昭業。卽位一年。改元曰隆昌。西昌侯鸞弑之。新安王立。是爲廢帝海陵王。 廢帝鬱林王名昭業。卽位一年。改元曰隆昌。西昌侯鸞弑之。新安王立。是爲廢帝海陵王。
廢帝海陵王名昭文。爲鸞所立。改元延興。鸞自爲宣城王。帝卽位未四月。廢而弑之。宣城王自立。是爲高宗明皇帝。 廢帝海陵王名昭文。爲鸞所立。改元延興。鸞自爲宣城王。帝卽位未四月。廢而弑之。宣城王自立。是爲高宗明皇帝。
明皇帝名鸞。高帝之兄子也。高帝愛之過於己子。而武帝之太子長楙最惡之。及得志、殺高・武子孫、無遺類。卽位五年殂。改元者二、曰建武・永泰、太子立。是爲廢帝東昏侯。 明皇帝名鸞。高帝之兄子也。高帝愛之過於己子。而武帝之太子長楙最惡之。及得志、殺高・武子孫、無遺類。卽位五年殂。改元者二、曰建武・永泰、太子立。是爲廢帝東昏侯。
廢帝東昏侯名寶巻。自在東宮不好學。嬉戲無度。既卽位、不接朝士。惟親信嬖倖、屡誅大臣。 廢帝東昏侯名寶巻。自在東宮不好學。嬉戲無度。既卽位、不接朝士。惟親信嬖倖、屡誅大臣。
魏主宏殂。在位二十七年。仁孝恭儉、制禮作樂。蔚然有太平之風。禁胡服・胡語。改姓元氏、遷都洛陽。爲魏盛之主、謚曰孝文皇帝、廟號高。太子恪立。 魏主宏殂。在位二十七年。仁孝恭儉、制禮作樂。蔚然有太平之風。禁胡服・胡語。改姓元氏、遷都洛陽。爲魏盛之主、謚曰孝文皇帝、廟號高。太子恪立。
齊主昏淫狂恣。所幸潘妃、以金爲蓮花、帖地上使歩之、曰、此歩歩生蓮花也。左右用事、賊虐日甚、太尉陳顯達、先擧兵襲建康、敗死。將軍崔慧景、受命出討叛州、還兵逼建康。時南豫州刺史蕭懿將兵在近。齊主急召、入援。慧景敗死。以懿爲尙書。懿弟南雍州刺史衍、使人勸懿行伊霍故事。不爾亟還歴陽。懿不能用。竟賜死。衍起兵襄陽、引而東圍建康。齊人弑主而迎衍。主在位三年。改元者一、曰永元。時南康王先已自立。是爲和皇帝。 齊主昏淫狂恣。所幸潘妃、以金爲蓮花、帖地上使歩之、曰、此歩歩生蓮花也。左右用事、賊虐日甚、太尉陳顯達、先擧兵襲建康、敗死。將軍崔慧景、受命出討叛州、還兵逼建康。時南豫州刺史蕭懿將兵在近。齊主急召、入援。慧景敗死。以懿爲尙書。懿弟南雍州刺史衍、使人勸懿行伊霍故事。不爾亟還歴陽。懿不能用。竟賜死。衍起兵襄陽、引而東圍建康。齊人弑主而迎衍。主在位三年。改元者一、曰永元。時南康王先已自立。是爲和皇帝。
和皇帝名寶融。東昏末、寶融起兵於江陵。已而稱帝、改元曰中興。未及東歸、齊太后稱制、以蕭衍爲相國、封梁公、加九錫。尋進爵爲王。齊主至姑孰。詔禪于梁。卽位僅一年被弑。齊自高帝至是七世、凡二十三年而亡。 和皇帝名寶融。東昏末、寶融起兵於江陵。已而稱帝、改元曰中興。未及東歸、齊太后稱制、以蕭衍爲相國、封梁公、加九錫。尋進爵爲王。齊主至姑孰。詔禪于梁。卽位僅一年被弑。齊自高帝至是七世、凡二十三年而亡。
梁高武皇帝姓蕭氏、名衍、齊之疎族也。母張氏。見菖蒲生花。旁人皆不見、呑之。已而生衍。英達有文學。東昏初、衍鎭襄陽。知齊將亂、乃密修武備、聚驍勇以萬數。伐材沈檀溪、積茆如岡阜。兄懿死。衍建牙集衆、出檀溪竹木装艦、葺之以茆。事皆立辨。兵起一年餘、遂入建康、受禪卽帝位。 梁高武皇帝姓蕭氏、名衍、齊之疎族也。母張氏。見菖蒲生花。旁人皆不見、呑之。已而生衍。英達有文學。東昏初、衍鎭襄陽。知齊將亂、乃密修武備、聚驍勇以萬數。伐材沈檀溪、積茆如岡阜。兄懿死。衍建牙集衆、出檀溪竹木装艦、葺之以茆。事皆立辨。兵起一年餘、遂入建康、受禪卽帝位。
魏主恪殂。謚曰宣武皇帝、廟號世宗。子詡立。甫六歲。母胡氏稱制。及魏主既長、好遊騁、不親視朝。而胡后方淫亂。魏政始亂。將軍張彝之子仲瑀、上封事排抑武人。喧謗盈路。立榜大巷、尅期會集屠其家。 魏主恪殂。謚曰宣武皇帝、廟號世宗。子詡立。甫六歲。母胡氏稱制。及魏主既長、好遊騁、不親視朝。而胡后方淫亂。魏政始亂。將軍張彝之子仲瑀、上封事排抑武人。喧謗盈路。立榜大巷、尅期會集屠其家。
彝父子不以爲意。至是羽林・虎賁近千人、相率至尙書省、詬罵以瓦石撃省門。上下懾懼、不敢禁討。遂至彝第焚其舎、曳彝父子、毆撃投火中。仲瑀重傷走免。彝死。遠近震駭。胡后其凶强八人斬之、餘不復治。大赦以安之。懐朔鎭函使高歡、至洛陽、見張彝之死、還家傾貲以結客。或問其故。歡曰、宿衞相率焚大臣之第、朝廷懼而不問。爲政如此、事可知矣。財物豈可常守邪。歡自先世坐法徙北邊、遂習鮮卑之俗。沈深有大志。與侯景等相友善。以任侠雄里。 彝父子不以爲意。至是羽林・虎賁近千人、相率至尙書省、詬罵以瓦石撃省門。上下懾懼、不敢禁討。遂至彝第焚其舎、曳彝父子、毆撃投火中。仲瑀重傷走免。彝死。遠近震駭。胡后其凶强八人斬之、餘不復治。大赦以安之。懐朔鎭函使高歡、至洛陽、見張彝之死、還家傾貲以結客。或問其故。歡曰、宿衞相率焚大臣之第、朝廷懼而不問。爲政如此、事可知矣。財物豈可常守邪。歡自先世坐法徙北邊、遂習鮮卑之俗。沈深有大志。與侯景等相友善。以任侠雄里。
魏胡太后臨朝以來、嬖倖用事、政事縱弛、盜賊蠭起、封疆日蹙。魏主詡寖長、太后自知所爲不謹、務爲壅蔽、母子嫌隙日深。時六州大都督秀容酋長爾朱榮、兵强。高歡見榮、卽勸擧兵清帝側。會魏主殂。胡太后鴆之也。後諡曰孝明皇帝。爾朱榮擧兵、立孝文之姪長樂王子攸、沈胡后于河。封榮太原王。還晉陽。北海王奔梁。梁立之、遣將送入洛陽。子攸出奔。爾朱榮渡河來救。走死。子攸歸。加榮天柱大將軍。榮蓄不臣之志。魏主陰謀誅榮。榮入。手刺之。 魏胡太后臨朝以來、嬖倖用事、政事縱弛、盜賊蠭起、封疆日蹙。魏主詡寖長、太后自知所爲不謹、務爲壅蔽、母子嫌隙日深。時六州大都督秀容酋長爾朱榮、兵强。高歡見榮、卽勸擧兵清帝側。會魏主殂。胡太后鴆之也。後諡曰孝明皇帝。爾朱榮擧兵、立孝文之姪長樂王子攸、沈胡后于河。封榮太原王。還晉陽。北海王奔梁。梁立之、遣將送入洛陽。子攸出奔。爾朱榮渡河來救。走死。子攸歸。加榮天柱大將軍。榮蓄不臣之志。魏主陰謀誅榮。榮入。手刺之。
爾朱世隆與爾朱兆、立宗室長廣王曄、入洛陽。子攸遇弑。後諡曰孝莊皇帝。世隆又以曄疎遠廢之、立孝文之姪廣陵王恭。高歡起兵誅爾朱氏、入洛陽、廢恭而立孝文之孫平陽王脩。脩弑恭。後諡曰閔皇帝。高歡爲大丞相、建府於晉陽居之。魏主畏歡、謀伐晉陽。歡擁兵來。魏主奔長安、依關西大都督宇文泰、以泰爲大丞相。歡追魏主、不及。遂立清河王世子善見於洛陽、遷于鄴。魏自道武至是十二世。一百四十九年、而分爲東魏・西魏。 爾朱世隆與爾朱兆、立宗室長廣王曄、入洛陽。子攸遇弑。後諡曰孝莊皇帝。世隆又以曄疎遠廢之、立孝文之姪廣陵王恭。高歡起兵誅爾朱氏、入洛陽、廢恭而立孝文之孫平陽王脩。脩弑恭。後諡曰閔皇帝。高歡爲大丞相、建府於晉陽居之。魏主畏歡、謀伐晉陽。歡擁兵來。魏主奔長安、依關西大都督宇文泰、以泰爲大丞相。歡追魏主、不及。遂立清河王世子善見於洛陽、遷于鄴。魏自道武至是十二世。一百四十九年、而分爲東魏・西魏。
先是熒惑入南斗。梁主曰、熒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乃跣下殿禳之。及聞脩出奔、慙曰、虜亦應天象邪。脩至長安、踰半年又與泰有隙。泰鴆之。後諡曰孝武皇帝。孝武既遇弑。泰立南陽王寶炬。歡與泰連年相攻戰、互有勝負。歡卒。遺言囑其子澄曰、侯景有飛揚跋扈之志。非汝所能御。堪敵景者、惟慕容紹宗。景果以河南降西魏、未幾復附于梁。梁封景爲河南王。景使至梁、梁羣臣皆不欲納。梁主亦自謂、我國家如金甌無一傷缺。恐納景因以生事。惟朱异力勸納之。 先是熒惑入南斗。梁主曰、熒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乃跣下殿禳之。及聞脩出奔、慙曰、虜亦應天象邪。脩至長安、踰半年又與泰有隙。泰鴆之。後諡曰孝武皇帝。孝武既遇弑。泰立南陽王寶炬。歡與泰連年相攻戰、互有勝負。歡卒。遺言囑其子澄曰、侯景有飛揚跋扈之志。非汝所能御。堪敵景者、惟慕容紹宗。景果以河南降西魏、未幾復附于梁。梁封景爲河南王。景使至梁、梁羣臣皆不欲納。梁主亦自謂、我國家如金甌無一傷缺。恐納景因以生事。惟朱异力勸納之。
東魏遣慕容紹宗撃景。景敗南走、襲梁壽春、據之請命。梁就以爲南豫州牧。既而東魏求成於梁。意欲得景。景恨梁通東魏、遂反於壽陽、引兵南渡、圍建康。梁主自卽位以來、江左久無事。惟崇佛法、屢捨身佛寺。上下化之。及景逼臺城、援兵至者、爲景所敗。梁主遣人與景盟、以爲大丞相。臺城受圍、五月而陥。景入見。引就三公位。梁主神色不變。謂景曰、卿在軍中久。毋乃爲勞。景不敢仰視。流汗不能對。 東魏遣慕容紹宗撃景。景敗南走、襲梁壽春、據之請命。梁就以爲南豫州牧。既而東魏求成於梁。意欲得景。景恨梁通東魏、遂反於壽陽、引兵南渡、圍建康。梁主自卽位以來、江左久無事。惟崇佛法、屢捨身佛寺。上下化之。及景逼臺城、援兵至者、爲景所敗。梁主遣人與景盟、以爲大丞相。臺城受圍、五月而陥。景入見。引就三公位。梁主神色不變。謂景曰、卿在軍中久。毋乃爲勞。景不敢仰視。流汗不能對。
...@@ -2320,8 +3115,8 @@ ...@@ -2320,8 +3115,8 @@
敬皇帝名方智。元帝子也。年十三卽位。陳覇先爲丞相。 敬皇帝名方智。元帝子也。年十三卽位。陳覇先爲丞相。
西魏太師大冢宰安定公宇文泰卒。世子覺嗣。年十五。宇文護輔之。未幾、以覺爲周公。 西魏太師大冢宰安定公宇文泰卒。世子覺嗣。年十五。宇文護輔之。未幾、以覺爲周公。
西魏主廓禪于周。廓遇弑。後諡曰恭皇帝。西魏建國四世。二十四年而亡。覺。稱周天王。性剛果、惡護之專。護弑之。後諡曰孝閔皇帝。立泰之長子毓。 西魏主廓禪于周。廓遇弑。後諡曰恭皇帝。西魏建國四世。二十四年而亡。覺。稱周天王。性剛果、惡護之專。護弑之。後諡曰孝閔皇帝。立泰之長子毓。
梁丞相陳覇先、爲相國、封陳公、加九錫、尋進爵爲王。梁主改元者二、曰詔泰、曰太平。尸位未三年而禪于陳、尋遇弑。梁自高武帝、至是四世。凡五十六年而亡。 梁丞相陳覇先、爲相國、封陳公、加九錫、尋進爵爲王。梁主改元者二、曰詔泰、曰太平。尸位未三年而禪于陳、尋遇弑。梁自高武帝、至是四世。凡五十六年而亡。
陳高武皇帝姓陳。名覇先。呉興人也。梁武帝大同中、爲廣州參軍。廣有亂。討平之。以功爲將軍。尋爲交州司馬、西江都護、高要太守、督七郡諸軍、屢平寇亂。侯景陥臺城。覇先時守始興。結郡中豪傑、起兵討景、先取江州、爲州刺史、引兵會諸軍、卒以平景、遂爲將相於梁、以至受禪。卽位三年殂。改元者一、曰永定。子二人。昌・頊。皆以江陵陥時、沒入長安。臨川王立。是爲世文皇帝。 陳高武皇帝姓陳。名覇先。呉興人也。梁武帝大同中、爲廣州參軍。廣有亂。討平之。以功爲將軍。尋爲交州司馬、西江都護、高要太守、督七郡諸軍、屢平寇亂。侯景陥臺城。覇先時守始興。結郡中豪傑、起兵討景、先取江州、爲州刺史、引兵會諸軍、卒以平景、遂爲將相於梁、以至受禪。卽位三年殂。改元者一、曰永定。子二人。昌・頊。皆以江陵陥時、沒入長安。臨川王立。是爲世文皇帝。
文皇帝名蒨。武帝之兄子也。在武帝平梁亂時、已有功。至是卽位。 文皇帝名蒨。武帝之兄子也。在武帝平梁亂時、已有功。至是卽位。
周王毓稱帝。 周王毓稱帝。
北齊主洋、盡滅元氏之族。洋殂。諡曰文宣皇帝。 北齊主洋、盡滅元氏之族。洋殂。諡曰文宣皇帝。
...@@ -2339,10 +3134,10 @@ ...@@ -2339,10 +3134,10 @@
周主邕、深沈有遠識。政事嚴明。稱爲賢主。滅齊一年而殂。壽三十六。諡曰武皇帝。太子贇立、立皇后楊氏。后父隋公楊堅用事、爲上柱國大司馬。贇自爲太子時、好昵近小人。立未一年、傳位於子闡、自稱天元皇帝。驕侈彌甚。未一年而殂。諡曰宣皇帝。楊堅自爲大丞相、進相國隋王、加九錫。未幾、周主闡禪位于隋、尋被弑。隋主盡滅宇文氏之族。周自稱帝、至是五世、二十五年而亡。 周主邕、深沈有遠識。政事嚴明。稱爲賢主。滅齊一年而殂。壽三十六。諡曰武皇帝。太子贇立、立皇后楊氏。后父隋公楊堅用事、爲上柱國大司馬。贇自爲太子時、好昵近小人。立未一年、傳位於子闡、自稱天元皇帝。驕侈彌甚。未一年而殂。諡曰宣皇帝。楊堅自爲大丞相、進相國隋王、加九錫。未幾、周主闡禪位于隋、尋被弑。隋主盡滅宇文氏之族。周自稱帝、至是五世、二十五年而亡。
陳主在位十四年。改元者一、曰大建。殂。太子立。是爲後主長城公煬公。 陳主在位十四年。改元者一、曰大建。殂。太子立。是爲後主長城公煬公。
長城公煬公名叔寶。自爲太子、與事江、爲長夜之飮。卽位未幾。起臨春・結綺・望仙閣。各高數十丈、連延數十、皆以沈檀爲之、金玉珠翠爲之飾、珠簾寶帳、服玩瑰麗、近古未有。其下積石爲山、引水爲池、雜植花卉。陳主居臨春閣、貴妃張麗華居結綺、龔・孔二貴嬪居望仙、複道往來。江爲宰輔、不親政事。日與孔範等文士、侍宴後庭。謂之狎客。使諸貴嬪與客唱和。其曲有玉樹後庭花等。君臣酣歌、自夕達旦。 長城公煬公名叔寶。自爲太子、與事江、爲長夜之飮。卽位未幾。起臨春・結綺・望仙閣。各高數十丈、連延數十、皆以沈檀爲之、金玉珠翠爲之飾、珠簾寶帳、服玩瑰麗、近古未有。其下積石爲山、引水爲池、雜植花卉。陳主居臨春閣、貴妃張麗華居結綺、龔・孔二貴嬪居望仙、複道往來。江爲宰輔、不親政事。日與孔範等文士、侍宴後庭。謂之狎客。使諸貴嬪與客唱和。其曲有玉樹後庭花等。君臣酣歌、自夕達旦。
宦官近習、外連結、宗戚縦横、貨賂公行。孔範與貴嬪、結爲兄弟。範自謂、文武才能、擧朝莫及。將帥微有過失、卽奪兵權。由是文武解體、以至覆滅。 宦官近習、外連結、宗戚縦横、貨賂公行。孔範與貴嬪、結爲兄弟。範自謂、文武才能、擧朝莫及。將帥微有過失、卽奪兵權。由是文武解體、以至覆滅。
後梁主巋殂。太子立。隋主廢而滅之。自詧稱帝於江陵、臣於西魏・周・隋。所統數郡而已。凡三十三年而亡。 後梁主巋殂。太子立。隋主廢而滅之。自詧稱帝於江陵、臣於西魏・周・隋。所統數郡而已。凡三十三年而亡。
隋以晉王廣爲元帥、帥師伐陳。揚素・韓擒虎・賀若弼、分道而出。高熲爲元帥長史。問薛道衡、江東可克乎。對曰、克之。郭璞言、江東分王三百年、與中國合。此數將周。 隋以晉王廣爲元帥、帥師伐陳。揚素・韓擒虎・賀若弼、分道而出。高熲爲元帥長史。問薛道衡、江東可克乎。對曰、克之。郭璞言、江東分王三百年、與中國合。此數將周。
陳主聞有隋兵、謂近臣曰、王氣在此。彼何爲者。孔範曰、長江天塹。豈能飛渡。臣毎患官卑。虜若渡江、定作大尉公矣。陳主以爲然。奏伎縱酒、賦詩不輟。賀若弼自廣漢濟江、韓擒虎自横江宵濟采石。守者皆醉。擒虎遂自新林進直入朱雀門。陳主自投景陽井中。軍人窺井、將下石。乃叫。以縄引之、與張麗華・孔貴嬪、同束而上。俘以歸。後主在位七年。改元者二、曰至、曰禎明。陳自高武帝、至是五世、凡二十二年而亡。 陳主聞有隋兵、謂近臣曰、王氣在此。彼何爲者。孔範曰、長江天塹。豈能飛渡。臣毎患官卑。虜若渡江、定作大尉公矣。陳主以爲然。奏伎縱酒、賦詩不輟。賀若弼自廣漢濟江、韓擒虎自横江宵濟采石。守者皆醉。擒虎遂自新林進直入朱雀門。陳主自投景陽井中。軍人窺井、將下石。乃叫。以縄引之、與張麗華・孔貴嬪、同束而上。俘以歸。後主在位七年。改元者二、曰至、曰禎明。陳自高武帝、至是五世、凡二十二年而亡。
......
0% Loading or .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Finish editing this message first!
Please register or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