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nippets Groups Projects
Commit 80412314 authored by 藤田 一乗's avatar 藤田 一乗
Browse files

sync

parent 74f21212
No related branches found
No related tags found
No related merge requests found
......@@ -1285,17 +1285,370 @@
無事興兵
十言關中之民徭役勞弊
以上皆言不如貞觀初
十四年、上詣國子監、親釋奠。是時大徴天下名儒爲學官、數幸國子監、使之講論。學生能明一經已上者、皆得補官。築學舎、千二百、學生滿三千二百六十員。自屯營・飛騎、亦給博士授經、有能通經者、聽得貢擧。於是四方學者、雲集京師。乃至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國學。升講筵者、至八千餘人。上以師説多門、章句繁雜、命孔穎達、與諸儒定五經疏。謂之正義。高昌王麴文泰、先是多遏絶西域朝貢、及拘留中國人。以侯君集爲交河大總管、將兵撃之。至是滅高昌、以其地爲西州。
十五年、吐蕃求婚。以文成公主嫁之。
十七年、鄭公魏徴卒。上曰、以銅爲鏡、可正衣冠。以古爲鏡、可見興替。以人爲鏡、可知得失。徴没朕亡一鏡矣。徴葬、上自製碑書石。
圖畫功臣長孫無忌・趙軍王孝恭・杜如晦・魏徴・房玄齢・高士廉・尉遅敬靖・李・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靖・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秦叔寶等於凌煙閣。太子承乾不才。魏王泰多能有寵。潛有奪嫡之志。侯君集負功怨望。以承乾暗劣欲釁、因勸之反。事覺。廢爲庶人。君集坐誅。泰亦以險詐不立。立晉王治爲太子。魏徴嘗薦君集。上始疑徴阿黨。又有言。徴自録前後諌辭、示起居郎褚遂良。上愈不悦。徴臨終、上面指公主、欲妻其子叔玉、至是停其婚、踣所立碑。
十八年、上親征高麗。先是高麗泉蓋蘇文弑其君。新羅又遣使言、百濟與高麗、連兵謀絶新羅入貢之路。乞兵救援。上遂討之、先如洛陽。十九年、上發洛陽至定州、進諸軍。上渡遼水、抜遼東城、降白巌城、攻安市城、大破其救兵於城下。安市城險兵精、堅守不下。議者欲抜烏骨城、渡鴨緑水、直取平壌。覆其本根、則餘可不戰而降。或又謂、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將盡、勅班師。是行抜十城、徙戸口七萬、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然戰士死者、幾三千人。戰馬死什七八、不能成功。深悔之、歎曰、魏徴若在、不使我有此行也。命馳驛祠徴以少牢、復立所製碑。二十年、上如靈州、遣李世勣撃薛延陀。破降之、招諭敕勒諸部。囘紇等十一姓、各遣使歸命、乞置官司。詔曰、朕聊命偏師、逐擒頡利、始弘廟略。已滅延陀、鐵勒百餘萬戸、請爲州郡。混元以降、殊未前聞。宜備禮告廟。仍頒示天下。上爲詩曰、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刻石於靈州。二十二年、司空梁公房玄齢卒。上悲不自勝。玄齢佐上定天下。及終相位三十二年。號爲賢相。然無迹可尋。上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諌諍。而房・杜譲其賢。英・衞善將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歸人主。爲唐宗臣。
二十三年、上有疾。謂太子曰、李世勣才知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我今黜之。我死用爲僕射親任之。若徘徊顧望、則當殺之耳。乃左遷疊州都督。受詔不至家而去。
上崩。在位二十四年、改元者一、曰貞觀。上雖以武功定禍亂、終以文靖綏海内。常自以驕侈爲懼。嘗曰、人主惟一心、攻之者衆。或以勇力、或以辯口、或以諂諛、或以姦詐、或以嗜欲、輻輳各救自售。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則危亡随之。此其所以難也。嘗問侍臣。創業守成孰難。玄齢曰、草昧之初、羣雄竝起、角力而後臣之。創業難矣。魏徴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於艱難、失之於安逸。守成難矣。上曰、玄齢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徴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往矣。守成之難、方與諸公愼之。自知采爲臣下所畏。常温顔接羣臣、導人使諌、賞諌者以來之。惟末年東征之役、褚遂良嘗諌不聽。
太子立。是爲高宗皇帝。高宗皇帝名治。母長孫皇后。承乾廢、長孫無忌、力勸太宗立治。在東宮七年。太宗嘗作帝範十二篇以賜。曰、脩身治國盡在其中。一旦不諱、更無言矣。至是即位。長孫無忌・褚遂良、受先帝遺詔輔政。以李勣爲左僕射、尋爲司空。
十四年
上詣國子監
親釋奠
是時大徴天下名儒爲學官
數幸國子監
使之講論
學生能明一經已上者
皆得補官
增築學舎千二百閒
增學生滿三千二百六十員
自屯營飛騎
亦給博士授經
有能通經者
聽得貢擧
於是四方學者
雲集京師
乃至高麗
百濟
新羅
高昌
吐蕃諸酋長
亦遣子弟請入國學
升講筵者
至八千餘人
上以師説多門
章句繁雜
命孔穎達
與諸儒定五經疏
謂之正義
卽大學
之上上聲
左右親軍便官
全書注
唐姜行本
爲屯衞將軍
分典飛騎
國在東夷
如字
去聲
高昌王麴文泰
先是多遏絶西域朝貢
及拘留中國人
以侯君集
爲交河大總管
將兵撃之
至是滅高昌
以其地爲西州
高昌所都
十五年
吐蕃求婚
以文成公主嫁之
十七年
鄭公魏徴卒
上曰
以銅爲鏡
可正衣冠
以古爲鏡
可見興替
以人爲鏡
可知得失
徴没朕亡一鏡矣
徴葬
上自製碑書石
鄭國
公爵
音涕
廢也
減也
釋名曰
臣子追述君父功
以書于石曰碑
圖畫功臣長孫無忌
趙軍王孝恭
杜如晦
魏徴
房玄齢
高士廉
尉遅敬靖
李靖
蕭瑀
段志玄
劉弘基
屈突通
殷開山
柴紹
長孫順德
張亮
侯君集
張公謹
程知節
虞世南
劉政會
唐儉
李勣
秦叔寶等
於凌煙閣
音張上聲
太宗再從兄弟
如字
王曰
傳説未遇
而高宗審象以求之
范蠡旣去
而句踐鑄像以訪之
此二者
唯其先後之不同
而其好賢樂善之心則一也
宣帝之麒麟閣
光武之雲臺
太宗之凌煙閣
其圖繪功臣之意
是亦高宗句踐之意歟
太子承乾不才
魏王泰多能有寵
潛有奪嫡之志
侯君集負功怨望
以承乾暗劣欲釁
因勸之反
事覺
廢爲庶人
君集坐誅
泰亦以險詐不立
立晉王治爲太子
太宗第三子
通鑒侯君集之破高昌也
私取其珍寳
爲有司所劾
詔下君集獄
後以中書侍郎岑文本上疏得免
詳見貞觀十四年
太宗第九子
魏徴嘗薦君集
上始疑徴阿黨
又有言徴自録前後諌辭
示起居郎褚遂良
上愈不悦
徴臨終
上面指公主
欲妻其子叔玉
至是停其婚
踣所立碑
魏徴嘗薦君集有宰相材
宜委專知諸衞兵馬
國史院官
六典曰
起居郎
掌錄天子之動作法度
以修記事之史
音砌
音朋入聲
仆也
十八年
上親征高麗
先是高麗泉蓋蘇文弑其君
新羅又遣使言
百濟與高麗
連兵謀絶新羅入貢之路
乞兵救援
上遂討之
先如洛陽
高麗君長
或云
泉氏
蓋號
蘇文名也
未詳是否
蓋甘入聲
十九年
上發洛陽至定州
進諸軍
上渡遼水
抜遼東城
降白巌城
攻安市城
大破其救兵於城下
安市城險兵精
堅守不下
議者欲抜烏骨城
渡鴨緑水
直取平壌
覆其本根
則餘可不戰而降
或又謂
親征異於諸將
不可乘危
上以遼左早寒
草枯水凍
士馬難久留
且糧將盡
勅班師
是行抜十城
徙戸口七萬
三大戰
斬首四萬餘級
然戰士死者
幾三千人
戰馬死什七八
不能成功
深悔之
歎曰
魏徴若在
不使我有此行也
命馳驛
祠徴以少牢
復立所製碑
屬河北
卽中山府
音項平聲
下同
已上數城
竝在東夷
出高麗東北
西入于海
城在東夷
高麗所都
之將音漿
還師曰班
名號未詳
通鑒
徙蓋遼巖三州
戸口入中國者七萬人
音機
羊豕也
少去聲
二十年
上如靈州
遣李世勣撃薛延陀
破降之
招諭敕勒諸部
囘紇等十一姓
各遣使歸命
乞置官司
詔曰
朕聊命偏師
逐擒頡利
始弘廟略
已滅延陀
鐵勒百餘萬戸
請爲州郡
混元以降
殊未前聞
宜備禮告廟
仍頒示天下
上爲詩曰
雪恥酬百王
除兇報千古
刻石於靈州
譜系未詳
去聲
西夷別種
太古也
如字
音谷
昔大王岐山之遷
高帝平城之圍
皆夷狄之恥也
今旣皆得而臣之
猶申報於前王矣
二十二年
司空梁公房玄齢卒
上悲不自勝
玄齢佐上定天下
及終相位三十二年
號爲賢相
然無迹可尋
上定禍亂
而房杜不言功
王魏善諌諍
而房杜譲其賢
英衞善將兵
而房杜行其道
理致太平
善歸人主
爲唐宗臣
梁國
公爵
音升
玄齡
如晦
王珪
魏徴
英公李勣
衞公李靖
二十三年
上有疾
謂太子曰
李世勣才知有餘
然汝與之無恩
我今黜之
我死用爲僕射親任之
若徘徊顧望
則當殺之耳
乃左遷疊州都督
受詔不至家而去
屬鞏昌
上崩
在位二十四年
改元者一
曰貞觀
卽位二年丁亥
改元
上雖以武功定禍亂
終以文靖綏海内
常自以驕侈爲懼
嘗曰
人主惟一心
攻之者衆
或以勇力
或以辯口
或以諂諛
或以姦詐
或以嗜欲
輻湊各救自售
人主少懈而受其一
則危亡随之
此其所以難也
嘗問侍臣
創業守成孰難
玄齢曰
草昧之初
羣雄竝起
角力而後臣之
創業難矣
魏徴曰
自古帝王
莫不得之於艱難
失之於安逸
守成難矣
上曰
玄齢與吾共取天下
出百死得一生
故知創業之難
徴與吾共安天下
常恐驕奢生於富貴
禍亂生於所忽
故知守成之難
然創業之難往矣
守成之難
方與諸公愼之
音授
自媒曰售
草而不齊
昧而不明
言隋末之亂也
角競勇力
自知神采爲臣下所畏
常温顔接羣臣
導人使諌
賞諌者以來之
惟末年東征之役
褚遂良嘗諌不聽
太子立
是爲高宗皇帝
去聲
東征高麗
高宗皇帝
名治
母長孫皇后
承乾廢
長孫無忌
力勸太宗立治
在東宮七年。太宗嘗作帝範十二篇以賜。曰、脩身治國盡在其中。一旦不諱、更無言矣。至是即位。長孫無忌・褚遂良、受先帝遺詔輔政。以李勣爲左僕射、尋爲司空。
永徽五年、以太宗才人武氏爲昭儀。
六年、上欲廢皇后王氏、立武昭儀爲后。許敬宗・李義府贊之、褚遂良不可。以問李勣。勣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事遂決。褚遂良貶、義府參知政事。義府貌若温恭、與人嬉怡、而狡險忌克。人謂、笑中有刀。柔而害物。謂之李猫。武后以長孫無忌不助己、深怨之。顯慶四年、削無忌官、黔州安置。遂良先一年卒。至是無忌與初議者、柳奭・韓瑗、皆被殺。
乾封元年、上封泰山、至亳州、尊老君爲太上玄元皇帝。以李勣爲遼東大總管、伐高麗。總章元年、李勣抜平壤、降其王。高麗悉平、置安東都護府。
......
0% Loading or .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Please register or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