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GitLab
Explore
Sign in
Register
Primary navigation
Search or go to…
Project
M
mecab-kanbun
Manage
Activity
Members
Labels
Plan
Issues
Issue boards
Milestones
Wiki
Code
Merge requests
Repository
Branches
Commits
Tags
Repository graph
Compare revisions
Snippets
Build
Pipelines
Jobs
Pipeline schedules
Artifacts
Deploy
Releases
Model registry
Operate
Environments
Monitor
Incidents
Analyze
Value stream analytics
Contributor analytics
CI/CD analytics
Repository analytics
Model experiments
Help
Help
Support
GitLab documentation
Compare GitLab plans
Community forum
Contribute to GitLab
Provide feedback
Keyboard shortcuts
?
Snippets
Groups
Projects
Show more breadcrumbs
Kanbun
mecab-kanbun
Commits
5644b5ef
Commit
5644b5ef
authored
9 years ago
by
市村 導人
Browse files
Options
Downloads
Patches
Plain Diff
sync
parent
19ab0d20
No related branches found
No related tags found
No related merge requests found
Changes
1
Hide whitespace changes
Inline
Side-by-side
Showing
1 changed file
incoming/ichimura/hakubun/KT05p0015.utf-8
+575
-61
575 additions, 61 deletions
incoming/ichimura/hakubun/KT05p0015.utf-8
with
575 additions
and
61 deletions
incoming/ichimura/hakubun/KT05p0015.utf-8
+
575
−
61
View file @
5644b5ef
...
...
@@ -3235,7 +3235,7 @@
平王崩
太子之子桓王林立
崩
子
荘
王佗立
子
莊
王佗立
崩
子釐王胡齊立
齊桓公始霸
...
...
@@ -3260,7 +3260,7 @@
子匡王班立
崩
弟定王瑜立
楚
荘
王使人問鼎輕重
楚
莊
王使人問鼎輕重
王孫滿卻之
[頃]
音傾
...
...
@@ -3437,7 +3437,7 @@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
荘
王
楚
莊
王
五霸事跡
若論春秋諸國之終始
有未及戰國而先亡者
...
...
@@ -4044,8 +4044,8 @@
惠公
至隱公爲十三世
隱公之弟曰桓公
桓公之子
荘
公
荘
公有庶弟三人
桓公之子
莊
公
莊
公有庶弟三人
曰慶父
其後爲孟孫氏
曰叔牙
...
...
@@ -4612,54 +4612,568 @@
繋辭
說卦
文言
[]
讀易韋編三絕因魯史記作春秋自隱至哀十二公絕筆於獲麟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賛一辭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芸 者七十有二人年七十三而卒子鯉字伯魚早死孫伋字子思作中庸
孟子
孟子其門人也名軻魯孟孫之後生於鄒幼被慈母三遷之敎長受業子思之門道既通游齊梁不用退與萬章之徒 難疑答問作七編
老子・荘子
老子者楚苦県人也李姓名耳字伯陽又曰字耼爲周守藏吏孔子問焉老子告之曰「良賈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 愚」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爲網游者可以爲綸飛者可以爲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也 今見老子其猶龍乎」老子見周衰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爲我著書」乃著道德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其後有鄭人 列禦寇・蒙人荘周亦爲老子之學荘周著書侮孔子而誚諸子焉
衞
[易]
音亦
周易
[彖]
音湍去聲
彖者文王所繫之辭是也
[象]
者周公所繫之辭
卦下象解一卦之義
謂之大象
如乾以天爲象是也
⽘下象解一⽘之義
謂之小象
如乾之濳龍勿用是也
孔子從而釋之
故通謂之象
今各卦象曰以下之辭是也
[繋辭]
所以統言天地之閫奥
人事之終始
[說卦]
所以陳說八卦之德業
說如字
[文言]
所以釋論乾坤之妙理
皆孔子之所序述也
讀易
韋編三絕
因魯史記作春秋
自隱至哀
十二公
絕筆於獲麟
筆則筆
削則削
子夏之徒
不能賛一辭
[韋編]
韋皮也
古者以皮編簡
披閱之勤腰
故至三絕
[十二公]
隱公
桓公
弉公
閔公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
哀公
[獲麟]
春秋經止於西狩獲麟一句
麟麕身牛尾馬蹄
毛蟲之長也
[則筆]
可者筆於書
[則削]
不可則削而去
[子夏]
姓卜
名商
弟子三千人
身通六藝者
七十有二人
[七十有二人]
顏囘
閔損
冉耕
冉雍
宰予
端木賜
冉求
仲由
言偃
卜商
顓孫師
曾參
儋臺滅
明高柴
宓不齊
樊須
有若
公析哀
曾點
顏商
商瞿漆
雕開
公良孺
公西赤
原憲
公冶長
南宮韜
秦商
顏刻
司馬黎
巫馬期
梁鱣
琴牢
冉儒
顏幸
伯虔
公孫龍
曹䘏
陳亢
叔仲會
秦祖
奚箴
公祖玆
廉潔
宰父黑
冉季
公肩
秦非
漆雕從
燕伋
公夏守
勾井疆
步叔乘
石作蜀
邽巽
施之常
申績
樂欬
顏之僕
孔忠
薛邦
石處
懸亶
左郢
狄黑
商澤
任不齊
榮祈
顏噲
原杭
漆雕侈
懸成
顏相
已上實七十六人
出家語
年七十三而卒
子鯉字伯魚
早死
孫伋字子思作中庸
[伋]
音急
[中庸]
凡三十三章
孟子其門人也
名軻
魯孟孫之後
生於鄒
幼被慈母三遷之敎
長受業子思之門
道既通
游齊梁
不用
退與萬章之徒
難疑答問
作七編
[軻]
字子車
一說
字子與
[鄒]
縣屬縢州
[三遷]
初舎近墓
次徒近市
三徒近學
說見小學
稽古篇
[長]
音張上聲
[游齊梁]
說見朱子序說
[難]
去聲
[七篇]
趙氏曰
凡二百六十一章
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老子者
楚苦県人也
李姓
名耳
字伯陽
又曰
字聃
爲周守藏吏
孔子問焉
老子告之曰
良賈深藏若虚
君子盛德
容貌若愚
孔子去謂弟子曰
鳥吾知其能飛
魚吾知其能游
獸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爲網
游者可以爲綸
飛者可以爲矰
至於龍
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也
今見老子
其猶龍乎
[苦]
音戸
案全書
當作芒
屬亳州
[李姓]
葛洪傳云
李氏女所生
從母姓
[聃]
音貪
[守藏吏]
官
主出納帑藏
藏音壯
[問焉]
家語
孔子與南宮敬叔
問禮於老聃
[賈]
音古
商賈
[游]
水行曰游
[綸]
釣繩曰綸
[矰]
音增
以絲繋矢而射曰矰
[上]
上聲
老子見周衰
去至關
關令尹喜曰
子將隱矣
爲我著書
乃著道德五千餘言
而去
莫知其所終
[至關]
萬氏云
函谷關
愚案
當是玉門關
列仙傳
關令尹
與老子倶之流沙
流沙在玉門關外
[尹喜]
守關令
尹姓
喜名
見氏族大全
[爲]
去聲
[著]
音猪去
其後有鄭人列禦寇
蒙人莊周
亦爲老子之學
莊周著書
侮孔子而誚諸子焉
[鄭]
州屬河南
[列禦寇]
卽列子
著書二十篇
[蒙]
邑屬睢州
[莊周]
卽莊子
[爲]
治也
二子並治老子之學
[誚]
音樵去聲
譏議也
[諸子]
七十子之徒
[衞]
姫姓
武王母弟
康叔封之所封也
[衞]
侯爵
都朝歌
後徒帝丘
[康叔封]
武王同母之弟
名封
後世至春秋
有靈公夫人南子之亂
子蒯聵欲殺南子
不果出奔
[南子]
宋女
子姓
[亂]
淫亂
[蒯]
音快
[聵]
五怪切
[出奔]
說見左定公十四年
公卒
立蒯聵之子輒
蒯聵入
輒拒之
子路與其難
太子之臣以戈撃子路
斷纓
子路曰
君子死冠不免
衞姫姓武王母弟康叔封之所封也後世至春秋有靈公夫人南子之亂子蒯聵欲殺南子不果出奔公卒立蒯聵之子輒蒯聵 入輒拒之子路與其難太子之臣以戈撃子路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衞人醢子路孔子聞之命覆醢
干城之將
戰國時子思居於衞言苟變可將衞侯曰「變嘗爲吏賦於民食人二鶏子故弗用」子思曰「聖人用人猶匠之用木取其所長棄 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國之世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比不可使聞於鄰國也」
烏之雌雄
衞侯言計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君之國事將日非矣君出言自以爲是而卿大夫莫敢矯其非卿大夫出言自以爲是而士庶人莫 敢矯其非詩曰『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周之諸侯惟衞最後亡至秦幷天下爲帝二世始廢君角爲庶人
鄭
子產
鄭姫姓周宣王庶弟桓公友之所封也桓公子武公與其子荘公並爲周司徒數世至聲公相子產子產者公族國氏 名僑孔子過鄭與子產如兄弟云穆・襄以來鄭無歲不被晉・楚之兵子產受之以禮自固雖晉・楚之暴不能加焉鄭至周威烈王時君 乙爲韓哀侯所滅韓徙都之
晉
結纓而死
衞人醢子路
孔子聞之
命覆醢
[輒]
出公
[蒯聵]
入國自立
是爲莊公
[子路]
孔子之弟子
姓仲
名由
[與]
音豫
[難]
去聲
[太子]
蒯聵
[太子之臣]
石乞
孟黶
[纓]
冠繫也
[覆醢]
覆音福
子路既死衞輒之難
遂爲衞人所醢
孔子聞之
而覆棄家醢
蓋痛子路之禍
而不忍食其似也
○
朱子曰
子路仕衞之失
前輩論之多矣
然子路卽是見不到
非知其非義而苟爲也
戰國時
子思居於衞
言苟變可將
衞侯曰
變嘗爲吏
賦於民
食人二𨿸子
故弗用
子思曰
聖人用人
猶匠之用木
取其所長
棄其所短
故杞梓連抱
而有數尺之朽
良工不棄
今君處戰國之世
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
此不可使聞於鄰國也
衞侯言
計非是
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子思曰
君之國事
將日非矣
君出言自以爲是
而卿大夫莫敢矯其非
卿大夫出言
自以爲是
而士庶人莫敢矯其非
詩曰
具曰予聖
誰知烏之雌雄
[衞侯]
愼公
[賦]
斂也
[杞梓]
音起子
二木名
皆良材也
杞樹如柳
葉麤而白色
理微赤
梓楸之疎理白色而生子者
[連抱]
一拱曰抱
[處]
音杵
[卵]
音鑾上聲
[干城]
皆所以扞外而衞内
故以爲比
干如字
[和]
去聲
[將日]
之將音漿
[矯]
揉曲爲矯
[詩曰]
小雅正月篇
[雌雄]
解見朱子集傳
周之諸侯
惟衞最後亡
至秦幷天下爲帝
二世始廢君角爲庶人
世紀
衞
自康叔至君角
凡四十三世
[鄭]
姫姓
周宣王庶弟
桓公友之所封也
桓公子武公
與其子莊公
並爲周司徒
數世至聲公
相子產
子產者公族
國氏名僑
孔子過鄭
與子產如兄弟云
[鄭]
伯爵
都西周畿内
後徒榮陽
[聲]
案左傳
當作簡
[相]
去聲
[公族]
鄭君之族
[國氏]
子產父
字子國
故以國爲氏
[僑]
音喬
[過]
音戈
[云]
語辭
穆襄以來
鄭無歲不被晉楚之兵
子產受之以禮自固
雖晉楚之暴
不能加焉
鄭至周威烈王時
君乙爲韓哀侯所滅
韓徙都之
[穆襄]
鄭穆公
襄公
[雖晉楚]
之楚
舊作秦非
[爲]
去聲
○
世紀
鄭自桓公至君乙
凡二十三世
[晉]
姫姓
成王弟唐叔虞之所封也
[晉]
侯爵
初都平陽
後徒曲沃
亦徒絳
國本號唐
後子燮者
乃更號曰晉
成王幼
與叔虞戲
削桐葉爲圭
曰以此封若
史佚請擇日
王曰
吾與之戲耳
佚曰
天子無戲言
晉姫姓成王弟唐叔虞之所封也成王幼與叔虞戲削桐葉爲圭曰「以此封若」史佚請択日王曰「吾與之戲耳」佚曰「天子無 戲言」遂封唐後世至文公霸諸侯
割股以食
文公名重耳獻公之次子也獻公嬖驪姫殺太子申生而伐重耳於蒲重耳出奔十九年而後反國嘗餒於曹介 子推割股以食之及歸賞從亡者狐偃趙衰顚頡魏犨而不及子推子推之從者懸書宮門曰「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流天 下龍饑乏食一蛇刲股龍返於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處一蛇無穴號于中野」公曰「噫寡人之過也」使人求之不得隱綿上山中 焚其山子推死焉後人爲之寒食文公環綿上田封之號曰介山
遂封唐
[圭]
瑞玉曰圭
[若]
汝也
[史佚]
佚音逸
史太史
佚其名也
[無]
毋同
後世至文公
霸諸侯
文公名重耳
獻公之次子也
獻公嬖驪姫
殺太子申生
而伐重耳於蒲
重耳出奔
十九年而後反國
嘗餒於曹
介子推割股以食之
及歸賞從亡者
狐偃
趙衰
顚頡
魏犨
而不及子推
子推之從者
懸書宮門曰
有龍矯矯
頃失其所
五蛇從之
周流天下
龍饑乏食
一蛇刲股
龍返於淵
安其壤土
四蛇入穴
皆有處處
一蛇無穴
號于中野
公曰
噫
寡人之過也
使人求之
不得
隱綿上山中
焚其山
子推死焉
後人爲之寒食
文公環綿上田封之
號曰介山
三晉
...
...
@@ -4700,7 +5214,7 @@
私惠
田氏齊者本嬀姓故陳厲公侘子完之後也完奔齊爲陳氏後又以陳爲田氏完事齊桓公爲工正卒謚敬仲五 世至釐子乞事齊景公爲大夫其収賦稅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粟予民以大斗行私惠於民而公弗禁由是得齊衆乞專政卒子 成子恒弑簡公立平公封邑大於公所食恒卒襄子盤立與韓・趙・魏通使蓋三家且有晉而田氏且有齊也歷
荘
子白 至太公和遂以周安王命爲侯
田氏齊者本嬀姓故陳厲公侘子完之後也完奔齊爲陳氏後又以陳爲田氏完事齊桓公爲工正卒謚敬仲五 世至釐子乞事齊景公爲大夫其収賦稅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粟予民以大斗行私惠於民而公弗禁由是得齊衆乞專政卒子 成子恒弑簡公立平公封邑大於公所食恒卒襄子盤立與韓・趙・魏通使蓋三家且有晉而田氏且有齊也歷
莊
子白 至太公和遂以周安王命爲侯
所持者狭所欲者奢
...
...
@@ -4728,9 +5242,9 @@
魏伐韓韓請救於齊齊使田忌爲將以救韓魏將龐涓嘗與孫臏同學兵法涓爲魏將軍自以所能不及以法斷其兩足而黥之齊使至 魏窃載以歸至是臏爲齊軍師直走魏都涓去韓而歸臏使齊軍入魏地者爲十萬竈明日爲五萬竈又明日爲二萬竈涓大喜曰「我固知齊軍 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倍日幷行遂之臏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道陿而旁多阻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曰「龐涓死此樹下」 令齊師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暮見火擧而發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以火燭之萬弩倶發魏師大亂相失涓自剄曰「遂成豎子之 名」齊大破魏師虜太子申
鶏
鳴狗盗
𨿸
鳴狗盗
宣王卒湣王立靖郭君田嬰者宣王之庶弟也封於薛有子曰文食客數千人名聲聞於諸侯號爲孟嘗君秦昭王聞其賢乃先納質於 齊以求見至則止囚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姫求解姫曰「願得君狐白裘」蓋孟嘗君嘗以獻昭王無他裘矣客有能爲狗盗 者入秦藏中取裘以獻姫姫爲言得釋卽馳去變姓名夜半至函谷關關法
鶏
鳴方出客恐秦王後悔追之客有能爲
鶏
鳴者
鶏
盡鳴遂發 傳出食頃追者果至而不及孟嘗君歸怨秦與韓・魏伐之入函谷關秦割城以和孟嘗君相齊或毀之於王乃出奔
宣王卒湣王立靖郭君田嬰者宣王之庶弟也封於薛有子曰文食客數千人名聲聞於諸侯號爲孟嘗君秦昭王聞其賢乃先納質於 齊以求見至則止囚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姫求解姫曰「願得君狐白裘」蓋孟嘗君嘗以獻昭王無他裘矣客有能爲狗盗 者入秦藏中取裘以獻姫姫爲言得釋卽馳去變姓名夜半至函谷關關法
𨿸
鳴方出客恐秦王後悔追之客有能爲
𨿸
鳴者
𨿸
盡鳴遂發 傳出食頃追者果至而不及孟嘗君歸怨秦與韓・魏伐之入函谷關秦割城以和孟嘗君相齊或毀之於王乃出奔
王孫賈母
...
...
@@ -4786,9 +5300,9 @@
讓漆身爲厲呑炭爲唖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其友識之曰「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爲所欲爲顧不易邪何乃自 苦如此」讓曰「不可既委質爲臣又求殺之是二心也凡吾所爲者極難耳然所以爲此者將以愧天下後世爲人臣懷二心者也」襄子出 讓伏橋下襄子馬驚索之得讓遂殺之
鶏
口牛後
𨿸
口牛後
襄子立伯魯之孫浣是爲獻子獻子生烈侯籍以周威烈王命爲侯歷武公敬侯成侯至粛侯秦人恐喝諸侯求割地有洛 陽人蘇秦遊說秦惠王不用乃往說燕文侯與趙從親燕資之以至趙說粛侯曰「諸侯之卒十倍於秦幷力西向秦必破矣爲大 王計莫若六國從親以擯秦」粛侯乃資之以約諸侯蘇秦以鄙諺說諸侯曰「寧爲
鶏
口無爲牛後」於是六國從合
襄子立伯魯之孫浣是爲獻子獻子生烈侯籍以周威烈王命爲侯歷武公敬侯成侯至粛侯秦人恐喝諸侯求割地有洛 陽人蘇秦遊說秦惠王不用乃往說燕文侯與趙從親燕資之以至趙說粛侯曰「諸侯之卒十倍於秦幷力西向秦必破矣爲大 王計莫若六國從親以擯秦」粛侯乃資之以約諸侯蘇秦以鄙諺說諸侯曰「寧爲
𨿸
口無爲牛後」於是六國從合
幷相六國
...
...
@@ -4818,7 +5332,7 @@
毛遂自薦
趙相平原君公子勝食客常數千人客有公孫龍者爲堅白同異之弁秦攻趙邯鄲平原君求救於楚
択
門下文武備具者二十人 與之倶得十九人毛遂自薦平原君曰「士處世若錐處嚢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門下三年未有聞」遂曰「使遂得處嚢中乃頴脱而 出非特末見而已」平原君乃以備數十九人目笑之
趙相平原君公子勝食客常數千人客有公孫龍者爲堅白同異之弁秦攻趙邯鄲平原君求救於楚
擇
門下文武備具者二十人 與之倶得十九人毛遂自薦平原君曰「士處世若錐處嚢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門下三年未有聞」遂曰「使遂得處嚢中乃頴脱而 出非特末見而已」平原君乃以備數十九人目笑之
合從爲楚
...
...
@@ -4827,7 +5341,7 @@
因人成事
王曰「唯唯誠如先生之言謹奉社稷以從」遂曰「取
鶏
狗馬之血來」捧銅盤跪進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 遂」左手持盤右手招十九人歃血於堂下曰「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定從歸曰「毛先生一至楚使趙重於九鼎・大 呂」以遂爲上客楚將春申君救趙會魏信陵君亦來救趙大破秦軍邯鄲下
王曰「唯唯誠如先生之言謹奉社稷以從」遂曰「取
𨿸
狗馬之血來」捧銅盤跪進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 遂」左手持盤右手招十九人歃血於堂下曰「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定從歸曰「毛先生一至楚使趙重於九鼎・大 呂」以遂爲上客楚將春申君救趙會魏信陵君亦來救趙大破秦軍邯鄲下
頃之三遺矢
...
...
@@ -4907,7 +5421,7 @@
三年不飛不鳴
歷穆王至
荘
王卽位三年不出令日夜爲樂令國中「敢諫者死」
歷穆王至
莊
王卽位三年不出令日夜爲樂令國中「敢諫者死」
伍擧曰「有鳥在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王曰「三年不飛飛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蘇從亦入諫王乃左執從手右抽刀以 斷鐘鼓之懸明日聽政任伍擧・蘇從國人大悅又得孫叔敖爲相遂霸諸侯
...
...
@@ -4955,7 +5469,7 @@
岐西
秦之先本顓頊之裔曰大業者生柏翳舜賜姓嬴氏其後有蜚廉蜚廉子曰女防女防之後有非子好馬爲周孝王主 馬於汧渭之閒馬大蕃息分土爲附庸邑之秦閲二世至秦仲始大歷
荘
公至襄公犬戎殺幽王襄公救周有功封爲諸侯賜以岐 西地
秦之先本顓頊之裔曰大業者生柏翳舜賜姓嬴氏其後有蜚廉蜚廉子曰女防女防之後有非子好馬爲周孝王主 馬於汧渭之閒馬大蕃息分土爲附庸邑之秦閲二世至秦仲始大歷
莊
公至襄公犬戎殺幽王襄公救周有功封爲諸侯賜以岐 西地
食善馬
...
...
@@ -5000,5 +5514,5 @@
始皇帝
昭襄王薨子孝文王柱立薨子
荘
襄王楚立薨嗣爲王者政也遂幷六國是爲秦始皇帝黃帝以來天下列百里之國萬区蓋自 中國以達于四裔中國之制可攷於王制者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古之建侯各君其國各子其民而宗主於天子歷夏殷至周强併弱大呑小春秋 十二國外存者無幾戰國存者六七至是遂併於秦
昭襄王薨子孝文王柱立薨子
莊
襄王楚立薨嗣爲王者政也遂幷六國是爲秦始皇帝黃帝以來天下列百里之國萬区蓋自 中國以達于四裔中國之制可攷於王制者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古之建侯各君其國各子其民而宗主於天子歷夏殷至周强併弱大呑小春秋 十二國外存者無幾戰國存者六七至是遂併於秦
『十八史略』巻二へ
This diff is collapsed.
Click to expand it.
Preview
0%
Loading
Try again
or
attach a new file
.
Cancel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Finish editing this message first!
Save comment
Cancel
Please
register
or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