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nippets Groups Projects
Commit 1c128bdb authored by 藤田 一乗's avatar 藤田 一乗
Browse files

incoming/fujita/corpus/KT05p0377.mc.utf-8

parent 2501fc0b
No related branches found
No related tags found
No related merge requests found
......@@ -5312,6 +5312,296 @@
先是南詔稱大理皇帝
擧兵入冦
陥播邕交趾
敕徐泗兵戍桂州
過期不代
遂作亂
勛爲粮料判官
戍卒推以爲主
擁兵北還
所過剽掠
至徐州
因殺節度使
陥諸郡
招討使康承訓擊之
以沙陀朱邪赤心爲前鋒
勛敗死
賜赤心姓名李國昌
爲大同軍節度使
尋又爲振武節度使
州在南夷
州屬廣西
州屬淮西
卽臨淮郡
屬廣西
今靜江府
音退平聲
霍彦曾
盡忠孫
執宜子也
今爲府
屬山西
卽雲中郡
代州
號爲振武節度
咸通十四年
上崩
在位十五年
改元者一
子晉王立
是爲僖宗皇帝
卽位二年
改元
僖宗皇帝
名儇
懿宗少子也
年十三
爲宦官所立
自懿宗以來
奢侈日甚
用兵不息
賦斂愈急
水旱不以實聞
百姓流殍
無所控訴
所在相聚為盜
濮州人王仙芝起
曹州冤句人黃巢應之
巢善騎射
喜任俠
嘗擧進士不第
與仙芝共販私鹽
至是聚衆攻剽州縣
窮民歸之
數月數萬
仙芝陥汝鄭唐鄧
寇鄂州
陥安州
寇荊南
與招討曾元裕
戰於申州而大敗
又大敗於黃梅
斬之
黃巢陥鄆沂濮
掠宋汴
南渡陥洪虔吉饒信
寇宣州
入浙東
爲鎭海節度使
高駢所破
遂趍廣南
陥廣州
出潭州
北渡向襄陽
敗於荊門
復引而南
陥宣州
自采石渡江
已而渡淮
陥申州
入穎宋徐兗之境
陥東都
引而西
入潼關
入長安
上出奔蜀
巢僭號大齊皇帝
諸道發兵赴援
先是沙陀李國昌之子克用
爲兵馬使
戍蔚州
大同軍諸將謀曰
今天下大亂
朝廷號令不復行於四方
此乃英雄功名富貴之秋
李振武名聞天下
其子勇冠諸軍
若輔以擧事
代北不足平也
遣人濳詣蔚州説克用
用趍雲州取之
河東招義討之而大敗
克用寇忻代
逼晉陽
已而大爲盧龍兵所破
蔚朔兵亦討敗其父國昌
父子亡走逹旦
朝廷赦其罪
召其兵討賊
克用將沙陀來
賊憚之曰
鴉軍至矣
連破賊
復長安
巢焚宮室
而遁至蔡州
節度秦宗權降之
巢趍汴州
克用等追擊大破之
未幾賊黨斬巢以降
爲去聲
宦官劉文浹
音剽上聲
餓死曰殍
告也
屬山西
通鑒
聚衆數千
起於長垣
州屬山東
句音衢
音翻去聲
賤買貴賣曰販
數月之閒
衆至數萬
州屬河南
州屬湖廣
卽江夏郡
州屬四州
州屬河南
今信陽州
縣屬蘄州
音顗平聲
州屬山東
卽琅琊郡
州屬河南
卽睢陽郡
州屬河南
今汴梁府
五州屬江西
洪卽豫章
虔今贛州府
吉今吉安府
之爲竝去聲
音便平聲
州屬湖廣
卽長沙郡
州屬河南
音鬱
州屬北平
李國昌
府爲振武節度使
克用
音貫
州屬北平
州屬山西
之敗音拜
音奏
五代史作韃靼
音怛旦
夷狄別種名
克用父子
逃入其他
軍中號克用爲李鴉兒
以其軍皆服黒也
之復音伏
宗權降於黄巢
如字
巢甥林言
克用之至汴州也
朱全忠襲之
全忠者巢將朱溫也
先爲巢所遣
攻陥同華
尋以華州降
賜名全忠
爲宣武節度使
館克用甚恭
克用乘酒頗侵之
全忠不平
廢兵圍驛攻之
克用酔
左右以水沃其面告之
克用乃張目援弓起而走
會大雷雨晦冥
扶醉乘電光縋城出
汴人扼橋
從者力戰得度而免
克用還晉陽
治甲兵
表乞討全忠
詔和解之
不聽
州屬陝西
卽馮翊郡
去聲
州屬陝西
汴州
號爲宣武節度使
上原驛在汴州城内
音墜
繩懸而下
音厄
把也
平聲
上發成都還長安
秦宗權僭號
上之奔蜀也
宦者田令孜實挟之
自以爲功
權自己出
河中王重榮
前作亂自立
令孜遣朱玫等攻之
重榮求救於克用
克用方怨朝廷不罪全忠
上言玫等與全忠相表裡
欲共滅臣
引兵
赴河中
京師震恐
令孜刦上奔鳳翔
朱玫追逼不及
立肅宗玄孫襄王煴爲帝
玫將王行瑜斬玫
煴奔河中
王重榮斬首送行在
上還長安
上在位十五年
改元者五
曰乾符
廣明
中和
光啓
文德
日與宦官相處而已
天下大亂
盗賊蠭起
豪傑因起其閒
互相吞噬
朝廷不能制
上崩
壽王立
是爲昭宗皇帝
音玆
音紀
節度使
作亂自専安邑解縣鹽池
須寧節度使
玫音梅
之上上聲
音氲
昭宗皇帝
名傑
僖宗之弟也
僖宗大漸
宦者立之爲太弟
遂卽位
後更名曄
帝明粹有英氣
喜文學
以僖宗威令不振
朝廷日卑
有恢復前烈之志
踐祚之始
中外忻忻焉
然而内制於宦寺
外有强鎭
初志竟不遂
筌蹄云
病篤
......@@ -5319,9 +5609,3 @@
蓋孔子嘗爲委吏矣。嘗爲乗田矣。亦不敢曠其職。必曰會計當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陽子秩祿、不爲卑且貧、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陽子惡訕上者、惡爲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爲名者。故雖諌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書曰、爾有嘉謨嘉猷、則入告爾后于内、爾乃順之於外曰、斯謀斯猷、惟我后之。夫陽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應之曰、若陽子之用心如此、玆所謂惑者矣。入則諌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夫陽子本以布衣隱於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誼、擢在此位。官以諌爲名。誠宜有以奉其職、使四方後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諌如流之美。庶巖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髪、願進於闕下而伸其辭説、致吾君於堯舜、熙鴻號於無窮也。若書所謂、則大臣宰相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且陽子之心、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是啓之也。文宗皇帝名涵、穆宗子也。爲宦者王守澄所立。後改名昂。太和二年、親策制擧人。宦者横。建置天子、在其掌握。權出人主之右。無人敢言。賢良方正劉蕡、對策極言之。考官皆歎服。而不敢取。中第者裴休・李郃・杜牧・崔愼由等、二十二人、皆除官。物論囂然稱屈。郃曰、劉蕡下第、我輩登科。能無厚顔。上疏乞囘所授官於蕡、不報。
太和五年、上與同平章事宋申錫、謀誅宦官。不克。申錫貶死。
九年、上與李訓・鄭注等、謀誅宦官。不克。注本宦者王守澄所引。訓本名仲言、又爲注所引、得見守澄。守澄薦於上。倜儻尚氣。有文辭口辯。多權數。上悦之。訓・注揣知上意、數以微言動上。上意其可謀大事。以誠告之。訓・注遂以誅宦官爲己任。訓既與注勢位倶盛。頗忌注。託以中外協勢、出注鎭鳳翔。進擢宦者仇士良、以分王守澄之權。訓同平章事、請除守澄。遣中使鴆殺之。
注始與訓謀至鎭。遣壯士數百人護守澄葬。仍請、令内臣盡送、然後殺之無遺類。訓心以爲、如此、則功專歸注。乃謀先發。令人奏金吾廳事後石榴有甘露。宰相帥百官拜賀。後勸上往觀。上令宰相先往視。訓陽言非眞。上顧仇士良、帥諸宦官往視。士良等既至。見風吹幕起、執兵者無數。驚走告變。訓呼金吾衞士等上殿。僅撃死傷宦者十餘人。知事不濟而走。士良等命策兵、殺金吾吏卒、執宰相王涯・賈餗・舒元輿等、誣以謀反、腰斬之。訓之謀惟元輿知之。他相實不知也。自是天下事、皆決於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李訓爲人所殺傳首。鄭注亦爲鳳翔監軍宦者所殺。開成三年、司徒・中書令・晉公裴度卒。度自憲宗時罷相後、無意世事。治園池、有緑野堂・子午橋等別墅之勝。與詩人觴詠自娯。穆宗・敬宗時、皆嘗一入輔政。至上之世、亦嘗平章軍國重事。與時浮沈而已。然四朝將相、威望遠達四夷。四夷見唐使、輒問度安否。以身繋國家輕重。如郭子儀者、二十餘年。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0% Loading or .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Please register or to comment